“大国点名,没你不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已有序开展,只有摸清“家底”才能为今后的发展夯实基础,积极参与人口普查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本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11月1日零时,按此规定,普查工作分为准备、普查登记、数据汇总和发布3个阶段进行;普查对象是在我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我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普查登记主要包括姓名、公民身份证号码、性别、年龄、民族、职业、住房面积等信息。
据了解,本次全国人口普查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人口发展进入关键期开展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通过人口普查将全面查清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和分布,准确把握人口变化趋势性特征,了解人口增长、劳动力供给、流动人口变化情况,摸清老年人口规模,有助于准确分析判断未来我国人口形势,调整完善人口政策,推动人口结构优化,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按照部署,10月11日至31日,呼伦贝尔市各地已进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入户摸底阶段。全市的人口普查队伍已走街入巷、逐门逐户进行实地勘察,摸清每个区域住房的数量和具体位置,同时进入住户家中,进行普查告知,询问登记方式了解人员的大致情况,确保居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为人口普查正式登记打下坚实的基础。
“您好,我们是社区的工作人员。您现在方便吗?我们要进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摸底登记工作,请您配合我们的工作……”连日来,不少居民的家中都能听到这样的“开场白”。“请提供一下您家的户口簿,需要登记一下信息,您放心我们会严格保密。”这是记者在海拉尔区的一栋居民楼内看到的一幕。在出示工作证件并表明身份后,普查员进入到了居民杨大爷家。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规定,普查员执行人口普查任务时,应当出示普查员证;入户登记时,应当向普查对象说明人口普查的目的、法律依据以及普查对象的权利和义务,对在人口普查中所知悉的普查对象个人信息要履行保密义务;普查员上门时,住户可先验明普查员身份,然后请普查员进入家中进行登记,并配合普查员开展调查,提供普查所需信息资料。
记者观察到,普查员一边翻看着户口簿一边使用手机录入家庭住址、户主姓名、户籍人数等普查项目信息。大约十几分钟,杨大爷和老伴儿的信息就顺利录入到人口普查系统中。“这样录入信息我感觉特别好,很智能化,而且速度快,更方便了普查员搜集信息。”杨大爷说。通过让数据“跑起来”,普查员们实现了用一部智能手机短时间内就能完成信息登记工作。
据了解,本次全国人口普查除采用普查员入户登记方式外,还首次开放了人口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