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冬行驶在25东北路上,论胆儿大,特

昨天一天一夜的大雪,让京津冀一带华北人狂欢,朋友圈里又被白雪和各种各样的雪人造型刷屏。下雪是好事,净化空气省得流感,可于很少下雪的华北地区人来说,下雪造成的诸多不便,也挺让人担心。上次下了场不大不小的雪,学校为了孩子安全,还专门放了一天假,这于东北人来说,听了会不会觉得是笑话?下雪后路面不好走,容易摔跟头,所以华北孩子关于雪的记忆,是每逢下雪,越想到外面玩雪,越被父母爷爷奶奶训斥不准出去怕摔着。而于有车一族,最大的焦虑则是一到冬天车容易没电,打不着火,雪天更是如此。由此,想到了神奇的东北人是怎么生活的,想想零下几十度,人家的车,咋就那么无所畏惧地冰雪路上跑?近年,曾于深冬走进过东三省、新疆,和内蒙古等地,亲历那里人严寒中战风雪的惊心动魄,更是对这些身处极寒地区的人怀着深深的崇敬。从而得出,论生存能力,论扛冻,你得服东北人,论爬冰卧雪,你得服东北老司机。一、从哈尔滨前往雪乡,室外-20℃。这是深冬大雪季由哈尔滨前往雪乡时乘坐的一辆大巴车,全程公里,历时近7个小时爬冰卧雪走山路,安全抵达。于外地人来说,看全程雪路还爬坡,想想都害怕,更别说开车来了。而50多岁的东北大叔却称,我们从小生活在这,开了20多年车,多大的雪都跑过,没事。但一路听到车轮碾压冰雪的嘎嘎声,到了上坡还要乘客们下车车才能上去,也是胆战心惊。更佩服东北人的,发现在前往雪乡的路途,有许多大大小小的车都在跑,其中还有面包车。每天数万人涌入雪乡,大部分都是旅游大巴车拉来的。有同行的华北来小伙子游客,他说他的汽车在冬天这么冷打火都费劲,更不敢跑长途雪路,太佩服东北司机的胆儿了。二、这里是松花江面上,室外-23℃。东北一大奇观,人车冰面上跑。你能想象,这位爸爸拉着孩子的地儿,是松花江面吗?外地人来此一想到脚下是湖面就很害怕,而当地东北人却称,怕啥,安全着呢。汽车湖面上跑,你见过吗,你敢开车跑吗?不说,你肯定不会知道来来往往的人车,把松花江湖面当成了公路跑。这开车人无所畏惧的心理素质,也只有东北人才有。三、这是从内蒙古海拉尔前往根河路途,室外-25℃。冬天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被白雪所覆盖,除了偶尔露出的车行路,放眼望去,几乎全是白色。不得不佩服,东北大八轮,也敢在冰雪路上跑。由于车速有点快,加上有风,车轮下卷起的全是飘舞的白雪。行驶数小时,偶尔能见到有几户或几十户的村庄,算是看到了人家。见到真人向你走来的,是这种路边的安检站。为了安全,每个路过的车辆,都要接受安全上路检查,包括车辆配置,是否超员等。由于几乎每天雪都在下,看到有些安检人员不断在扫门前雪。冬天的呼伦贝尔更加空旷,少见人烟。有时走着走着,看到路的尽头全是雪,看不到路在哪,恍惚中像行驶在太空一般。在几乎6个小时荒无人烟的边境线雪路上跑,而且开的是旅游大巴车,来自于南方的游客心里特别慌。而司机师傅却很淡定从容,下车那一刻,许多人佩服地对师傅道声“辛苦”和“谢谢”。四、这里是内蒙古根河,室外-30℃。这里是有着“中国冷极”之称的根河,为内蒙古呼伦贝尔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地处大兴安岭北段西坡,呼伦贝尔市北部。这里位于北纬50°~52°之间,年平均气温-5.3℃,极端低温-58℃,是中国纬度最高最冷城市之一。许多人拍摄的泼水成冰的照片,大多大来自于这里。殊不知,能拍出这样的画面,需要忍受寒冷的考验。因为在零下20-30度间,皮肤露在外面,会有种针扎般疼痛。而一般手机和相机,只要拿出来瞬间会被冻没电或关机。根河的冬天长达7个月,道路下雪后由于温度低不会化,所以越下雪越深。近年的根河,随着知名度在外,已成为旅游城市,越是冬天,来的游客越多。但几乎没多少外地人赶自驾来这,只有东北和当地人的车才敢来。发现在东北,车轮下最多的是防滑链,老司机对这些链子使用方法特别熟练。对冰雪严寒无所畏惧,来东北后,你才知道东北人和车有多厉害。但作为一个来自于华北也会下雪的北方人,在去了东北后,一直纳闷,为何身处极寒地区的东北车不怕冷,不熄火,不没电?难道东北车,是特殊材料造的?声明,我是个不懂车的女司机,问错了别喷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8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