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就是一直在奔跑,一直在寻找

村上春树曾经说过:“所谓的努力就是主动而有目的的活动。”在茫茫的人生中我们很容易迷失生活的方向,就像一只掉进漩涡里的猫,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压力和竞争,时刻提醒着我们要快一点再快一点,却很少有人愿意让自己先放松下来先积蓄力量,一直保持奔跑的状态。

《漩涡猫的找法》是村上春树随笔系列之一,一共16篇,作于年到年村上在美国讲学期间。内容包罗万象,一类是作者在美国的经历和见闻例如创作、运动、购物、减肥等等,另一类是生活中遇到的动物趣谈例如猫,鸭、章鱼等等,最后一类是他在世界各地的旅行,包括鲜为人知的中国东北之行。

村上春树作为一个多产而又意志力超强的作家,这本书中看不到一点百米冲刺的紧迫感,而是仿佛想要告诉读者,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我们不必要太慌张,比起爆发力你更需要的是持久的耐力。

读完这本书你可以感受到村上春树的人生中一直是在奔跑从未停止,就像他一直以来积极参加马拉松运动一样。他有坚定的目标感,并始终保持的高度的自律和创作的热情,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一件事情。

这让我想到一部经典影片《阿甘正传》,阿甘是个智力有缺陷的孩子,但却一直在生活的磨砺中奔跑,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始终没有停下脚步,这种精神激励了无数人直面生活的苦难。

而村上春树一直在坚持运动,即使是旅居美国也坚持参加马拉松运动,就像他一直坚持写作一样,写作对于他来说又是另一种形式的马拉松,虽然有些孤独但他乐在其中。

在写作小说期间他一般都会早上5点起床,大致工作到上午10点左右,然后下午一般是做一些其它的工作,比如翻译、写散文或者出去散步、买东西处理日常事务,晚上一般是不工作的,基本是看影片或者是听音乐。

约翰逊说:“巨大的作品不是靠力气,而是靠坚持来实现的”,尤其是创作长篇小说,对于每一个作家来说都是一次一个人的马拉松,它不是一个百米冲刺的过程,而是一场耐力和实力的比拼,所以能保持这样的自律一定是发自内心的热爱。

除了写作和参加马拉松,你可以发现村上春树一直对生活保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或者似乎我们可以把他这种到世界各地参加马拉松的做法,看作是一种全新的创作体验,有一句老话说的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正是这些奇特的经历为村上春树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滋养。

在这些经历中有邮购好玩的“吃睡玩”猫手表,有对美国蔬菜价格表示不满的细碎日常,有到爵士俱乐部听爵士乐的惊喜…这些生活中的小插曲都能激发出他无穷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是的,生活中从来都不缺乏乐趣,只是我们总是把自己局限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逐渐丧失了对生活的热情与好奇心,好在村上春树一直保持那种纯真的探索欲望,我们能通过他的文字一起去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

不过虽然生活中小确幸无处不在,可在奔跑的过程中即使是目标明确,也会遇到一些不那么尽如人意的事情,村上春树也不例外,在波士顿第四次参加马拉松比赛的时候他因为感冒跑得很艰难,最后也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但村上春树却没有因此而沮丧,反而更加热爱马拉松运动。

他说:“人未必总处于良好状态-写作也是同样-时间久了总是既有高山又有低谷。状态不好的时候就以不好的状态冷静而准确地把握自己的步调,尽量在这一限度内做得最好-我想这也是人的一项重要能力和本领。”

不仅是马拉松运动,因为他是“极端的中华料理过敏分子”,因此他的那次中国之行也并不怎么完美,他在书中写到:“中国执行本身诚然兴奋至极新鲜至极有趣至极,但唯独饮食确是一场悲剧,在大连吃了日本事物,在哈尔滨吃了披萨饼,在长春吃了俄罗斯风味红甜菜肉汤,在海拉尔半强制性地往胃里塞了一顿名为西餐实则莫名其妙的东西……”

原来,不完美才是人生的常态,但是只要我们不停止向前奔跑,一直向着自己设定的那个目标不断努力向前奔跑,那些不完美的小插曲便不再成为一种阻碍,反而成为生活中的调味剂。

当你觉得人生陷入了一个无法自拔的漩涡之中的时候,不妨在这漩涡之中慢来,去做一些能够激发你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事情,让自己的状态逐渐恢复到最佳,找到重新回到目标之中的能量,同时也能给自己一个缓冲的时间。

还是那句话,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不可能随时都保持在巅峰状态,只要我们不放弃,一直在奔跑一直在追寻,无论结果如何,你就是自己人生的赢家。

不得不说阅读村上春树的作品有一种在品味爵士乐的感觉,虽然没有摇滚乐般的激烈,但你就是会不自觉地跟着他的节奏陷入其中,这或许就是他独特的魅力吧,相信每个喜欢村上春树的人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然后慢慢的沉沦下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3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