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早上,海拉尔区卫健委主任做客呼伦贝尔广播电视台交通文艺广播(FM.6)直播间,参加“耳边好风景”栏目,与主播小辉对话,向市民直播介绍海拉尔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况,普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以及新冠疫苗相关科普知识。
以下是部分直播摘录:
主播小辉:为进一步指导各地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6月27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制定下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在公民防疫基本行为准则中,再次要求响应国家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政策,3岁以上适龄无接种禁忌人群应接种疫苗,做到“应接尽接”,保护个人健康。今天我们的节目请来了海拉尔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吕芳涛,为大家做新冠病毒疫苗的权威解答。
吕芳涛:很高兴,有机会再次在.6和大家见面,跟大家共同分享相关政策知识。
主播小辉:首先请您为大家解读一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
吕芳涛:借此机会跟大家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相关知识做一个分享。目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续发展,新冠病毒不断进化演变,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流行还是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我国的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疫情防控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特点。我们基于病毒新特点,持续动态优化各项防控措施,科学防控,精准施策,坚决守住不出现规模性反弹的底线,更加有效的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总体发展。在此基础上,6月27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截至7月5日,全国共有高风险地区个,中风险地区75个,整体疫情防控形势还是不容乐观。国家这次对疫情防控方案进行修订,还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一是疫情形势变化。目前,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范围内持续流行,本土疫情发生频次明显增多,疫情发生范围也比较广,我们面临“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不断加大,防控形势也更加严峻复杂。二是病毒变异特点。奥密克戎变异株已经成为我国疫情的优势流行株。研究显示,奥密克戎变异株潜伏期短,病毒传播能力更强,传播速度更快,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传播的隐匿性强,给我们的防控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三是试点研究依据。根据国务院决策部署,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4-5月份在大连、苏州、宁波、厦门、青岛、广州和成都7个城市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试点研究工作,取得了大量科学依据。同时结合各地疫情防控实践经验,特别是之前上海、吉林等地大规模处理疫情的经验教训,同时参照了世界卫生组织上半年发布的指南,综合三方面研判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对疫情防控方案进行了修订。
《第九版》方案与《第八版》方案相比,主要优化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优化调整风险人员的隔离管理期限和方式。将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管控措施的时间从“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核酸检测从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1天、第4天、第7天、第10天、第14天”“采集鼻咽拭子”“解除隔离前双采双检”调整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1天、第2天、第3天、第5天、第7天”和居家健康监测的“第3天”“采集口咽拭子”,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前“不再双采双检”。密接的密接也就是“次密接”管控措施从“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1天、第4天、第7天”进行核酸检测。二是统一封控区和中高风险地区划定标准。高风险地区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中风险,中风险地区连续3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三是完善疫情监测要求。对相关风险职业人群检测频次调整为每天一次,对人员密集、流动性强区域等重点人员核酸检测频次调整为每周两次。四是优化区域核酸检测策略。《第九版》防控方案出台后,对整体防控策略进行了优化调整,但是有一点需要跟听众朋友们分享,就是《第九版》方案发布后,绝不是放松了防控,而是要求更高,更规范,更准,更快,关键是把该管住的重点风险管住,该落实的落实到位,该取消的坚决取消。
主播小辉:下面请您介绍一下目前海拉尔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
吕芳涛:正因为《第九版》防控方案的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