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规则一起绽放
——常规教育的有效途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从实际出发建立必要的、合理的生活常规,并坚持执行。良好的常规对于班级保教秩序和幼儿的发展,都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它能够保证幼儿的安全,建立良好的班级活动秩序,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还能够促进幼儿自律能力的发展。因此,幼儿园班级常规的建立是非常有必要的。为进一步优化班级管理,积极探索班级管理的新方法,切实解决一日常规中存在的问题,并为教师搭建经验交流的平台,共同提高管理班级的能力,我园于4月14日开展了“爱与规则一起绽放”为主题的常规教育分享活动。保教处副主任黄钰坤将一日生活的常规教育分成了四个部分及指导要点:
生活常规(规范流程环节)、运动常规(营造趣味情境)、游戏常规(促进自主探索)、学习常规(保障有序操作)。
找出每一个环节中的共性问题,与老师探讨,归纳总结出培养常规的基本方法:以树立榜样的方式激励幼儿、以儿歌、歌曲的方式巩固各种常规、创设环境的方式来提示幼儿遵守常规、用情景化教学引导幼儿理解常规、及时表扬与奖励来强化幼儿的行为等。
丁小梅老师考虑孩子都存在个体差异,和班级老师共同抓好幼儿用餐的常规,养成孩子自主取餐、安静用餐、自我收拾的好习惯;在常规评价环节,制定出“送你一朵花”板块,及时记录、评价幼儿的常规行为,并增强集体意识,责任感、动手实践能力;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通过这样的记录评价环节,让幼儿知道“努力就会有收获”的道理。小班孩子行为习惯有待养成,郑慧萍老师根据小班幼儿的发展特点,把幼儿分成三个阶段去做一个常规的培养,刚入园时老师就要充当起“提醒者”的角色;在幼儿基本已经适应了集体生活后,老师可通过一些“故事引导法”帮助幼儿了解遵守常规的重要性;幼儿已经对一些规则有所了解之后,老师可以通过"比赛激励法”来让他们遵守规则,增强荣誉感。郑老师坚持有条不紊、循序渐进的方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鄢雪花老师分别从生活、户外、区域三个环节和我们分享,如何在幼小衔接的背景下对大班孩子进行常规教育。通过轮流做值日,培养孩子自我服务的生活习惯;通过榜样行为,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教师鼓励和评价机制,促使孩子形成自律、自我管理的能力;充分运用多种方式促使大班孩子做好入学前的身心、生活、社会、学习准备。简龙梅老师的分享中,看到了她对孩子们管理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实行自我管理,让幼儿成为班级的主人;并坚持做到每次活动前的规则要求以及活动后的分享评价,让孩子们有章可循;评价中及时的针对性表扬让孩子们对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感到满足。这些做法对幼儿常规的培养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杨芳园长带领老师对一日生活班级常规管理中存在问题进行了梳理,进一步明确常规工作中的的细节要求,并指出老师在班级管理中容易疏忽的问题。杨园长强调,常规培养中老师要做到“四心”,即用心、精心、慧心、专心,从点滴开始,周而复始、循序渐进的进行。幼儿的常规习惯养成非一朝一夕,需要有重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