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拉尔区ldquo红石榴rdquo

△宣讲团集体合影

海拉尔区伊敏小学教室内,刘瑞清老同志站在孩子们中间,讲述着“民族大团结”邮票的故事,深深吸引了小朋友们的注意力,他正是海拉尔区“红石榴”宣讲团的一名成员。海拉尔区“红石榴”宣讲团是一支由职业背景、擅长领域、宣讲风格各有特色的宣讲员组成的宣讲队伍。宣讲团的成立打通了基层民族政策理论宣传“最后一公里”,唱响了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

△宣讲活动现场

以规范管理提高宣讲质量。不断吸纳能说会讲、经验丰富、熟悉基层实际的本土宣讲能手加入“红石榴”宣讲团,制定宣讲徽标和桌牌,亮明宣讲员身份,焕发宣讲员活力,提高宣讲团的凝聚力。定期对宣讲员开展专题培训,提高宣讲员政治意识和理论素养,让宣讲员们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内核把握好、解读好、阐释好。建立健全评价和激励机制,制定《海拉尔区“红石榴”宣讲员履职考评办法(试行)》,强化宣讲员的责任担当,促进宣讲员认真履职尽责。

△宣讲团团徽、桌牌、履职办法

以多元形式丰富宣讲内涵。宣讲员们着重提高课程感染力,积极开展分众化、互动化的宣讲,将政策宣讲充分融入演讲、邮票展、主题活动、短视频制作等群众喜闻乐见的项目中,充分发挥理论宣传“润物细无声”的力量,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各族干部群众心灵深处。宣讲员海晶讲述“三千孤儿入内蒙”故事的精品微党课《草原的爱》,上线呼伦贝尔市智慧党建,并作为优秀微党课、优秀理论宣讲微视频上报自治区党委。宣讲员张梦雨发挥文创企业职工的优势,组织各族群众开展民族团结剪纸、景泰蓝手工制作等活动,将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活动全过程,让社区居民、邻里街坊充分感悟民族团结精神。

△石榴籽小课堂

以多种渠道增强宣讲成效。宣讲员们多点发力,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解读《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等主题,依托“石榴籽”家园、“红石榴”讲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室、钉钉APP、腾讯会议APP等各类平台,将民族法规政策有效传播到机关干部、企业职工、居民群众、宗教人士等基层不同群体,使专题宣讲活动覆盖海拉尔区各角落,把“民族团结的种子”播撒在各族群众心田。成立至今,海拉尔区“红石榴”宣讲团共开展宣讲活动80余场次,切实将理论宣讲走向常态、走向日常、走进生活。

△红石榴宣讲团成员培训

海拉尔区“红石榴”宣讲团将持续当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拥护者、践行者、促进者,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高举民族团结的伟大旗帜,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阔步前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