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呼伦贝尔,不仅有辽阔的草原,还有有丰富的美食名录。
呼伦贝尔是中国最东的牧区,拥有大片的草原和肥牛羊肉,涮、烤、煮、炸、炖万般皆可。
每年都有很多北京人专程跑到呼伦贝尔吃涮羊肉,因为这里的羊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肉质鲜嫩,汁水浑厚。
秋冬最适合去呼伦贝尔涮羊肉,鲜嫩的羊肉放入沸水中,涮少一分则硬,涮多一分则老。加上野韭菜花和沙葱蘸料的调味,酱香肉嫩,好吃到上头。
的手把肉在草原牧民家。现宰的羊把骨拆成小块放在清水锅里,不加任何调料旺火煮至七八成熟,待水滚立即出锅,原汁原味。
呼伦贝尔的烤羊排肉质嫩,还能爆”,烤羊腿肉质紧实,色泽金 ,皮脆肉香。一口咬下去,非常满足。
呼伦贝尔草原上用石头烤的“奶桶肉”吃过的人并不多,但焖完打开奶桶时,迷人的香气瞬间弥漫,吸引着远方的客人慕名而来。
奶桶肉就是在卵石内炙烤,奶桶密封增压,带皮焖烤的羊肉弹力十足,入口绵密,汁水丰盈。
呼伦贝尔西北部是额尔古纳河右岸,左岸俄罗斯,西南紧邻蒙古。除草原美食,蒙餐和俄餐都融入当地饮食习惯中。
传统蒙餐很“硬”各种手扒肉、烤肉、全羊、羊排等样样都有,还有奶酪、奶干、奶茶等随餐而行,还有油炸果子、包子、馅饼,吃起来更是特带劲。
现煮的锅茶配布里亚特包子,是经典的蒙式茶点。
锅茶是先将牛肉干、奶皮子、炒米等在大锅里炒熟,再冲入牛奶,现煮现喝,味淡不腻。
呼伦贝尔大部与俄罗斯一河之隔,俄餐中的烤肠、牛排、红菜汤、俄式点心等都能在这吃到。
列巴是掺有啤酒和麦芽糖的俄罗斯风味,再配上酸甜蓝莓酱,呼伦贝尔人挺喜欢吃的。
还有提拉米苏,继承了俄式食物的简单量大。蜂蜜、奶油和蛋糕三重口味融合,吃的就是一个开心。
大鹅、小笨鸡、排骨、江鱼是铁锅炖的基石。
木柈子劈开放入灶坑,等锅烧开后加入各种配菜,玉米贴饼贴上,蘸上厚重汤汁,这不就是寒冷冬季的标配嘛!
呼伦贝尔牧场就是“ 金奶源”,享有天时地利的呼伦贝尔人民也把“吃奶”发挥到了 ,各种奶制品眼花缭乱。说句带个人感情色彩的话,青海、新疆、西藏等中国主要牧区我都去的比较多,奶味儿最纯最喜欢的还是内蒙呼伦贝尔。各种奶制品和野果子每吃一口都有起身鼓掌的冲动。
据说八斤鲜奶才能熬成一张奶皮子,制作工序也很繁琐,一般都配奶茶和锅茶,一点点就足够了!
呼伦贝尔海拉尔大雪糕奶味十足,即便在冬天也会忍不住想吃。
呼伦贝尔的美食气势豪迈,简单粗暴,份量特~别~足~,但又时时透着那股热气腾腾的劲儿,像极了草原人的性格。每年都有人专程飞过来不为了看风景,只是为了单纯地吃个大满足。
##让你念念不忘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