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抢抓低温窗口C919高寒试飞成功

“温度达标,起飞!”1月7日8时28分,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东山机场,中国商飞C大型客机(以下简称“C”)直冲云霄,成功完成在-35℃以下的起飞试验。8日和14日,同样的场景两次上演。经此关键环节,标志着为期22天的C高寒专项试验试飞圆满成功。高寒试验试飞,是C取得TC证(型号合格证)的必考科目,需通过一系列试验验证飞机在极寒气象条件下各系统和设备的功能、性能符合适航标准。3次在白天气温降至-35℃以下起飞,被列为其重点试验内容。“年底,全国会有一次强冷空气过程。”去年11月从国家气候中心获悉天气趋势后,中国商飞C外场试验队着手准备,飞机于12月25日飞抵符合试验要求的东山机场。尽管12月27日至29日的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大部,但东山机场的气温始终达不到低温的要求,白天在-34℃左右,离-35℃总是差一点。1月14日,C大型客机在呼伦贝尔市经过22天的高寒专项试验试飞,圆满完成任务。图为现场气象保障服务人员在C前合影。呼伦贝尔市气象局供图王若嘉制图12月28日下午,C外场试验队党委副书记、高寒专项试验队长巢沧海到访呼伦贝尔市气象局,就试飞气象条件进行研讨并寻求帮助。在彼时天气背景下,满足条件的气温需要精准捕捉。“距东山机场最近的气象站在3公里之外,机场海拔高度高于周边,且下垫面不同,仅依靠民航气象站和试验队自带的气象站难以测定机场附近的准确温度。”呼伦贝尔市气象局局长刘正会说。12月31日晚,呼伦贝尔气象保障服务团队赶往机场附近,在-30℃的气温中连续工作三四个小时,在年元旦前夜成功架设5套便携式移动气象站。随即,工作人员开始24小时值守,实时监测机场天气。与此同时,中国气象局急派国家气候中心专家驰援,开展现场气象保障,并组织中央气象台、国家气候中心、内蒙古气象台等单位专家与现场服务人员多次会商,共同捕捉冷空气窗口。1月6日,巢沧海从呼伦贝尔市气象局得到好消息:“7日至9日、本月中旬和下旬各有一次冷空气过程,是飞机试验试飞的三次良机。”7日8时28分,东山机场自动气象站和民航机场气象站均监测到-35℃以下的实时气温。窗口期抓到了!飞!“C高寒试验对温度的要求严苛,因而气象预测很重要。在中国气象局的关心和支持下,中国商飞抓住了每一个低温气象窗口,圆满完成试验。气象保障助力了民族工业发展。”试验成功后,中国商飞公司第一时间致谢中国气象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8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