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古一瞥草原明珠海拉尔奔驴的世

不知是否源于大草原的魅惑,还是那个诗意名字的呼唤,海拉尔,一直让我心驰神往。因为实在想象不出那片叫“呼伦贝尔”的草原何其辽阔壮美?

海拉尔,得名于当地的海拉尔河。是由蒙古语“哈利亚尔”的音译转来,意思为“野韭菜”。想必当年的海拉尔河岸边到处长满葱郁的野韭菜,故取名“海拉尔”。

据史料记载,海拉尔城建于年,三面环山,美丽的伊敏河穿城而过。当时称“呼伦贝尔城”简称就叫“呼伦城”。

被呼伦贝尔大草原环抱的海拉尔确实像颗耀眼的绿色明珠。它西邻蒙古国。是海拉尔行政公署的所在地。过去是呼伦贝尔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随着撤盟建市,海拉尔也由市变成了区。

我从西郊森林公园返回市区后,直奔海拉尔的商业街区。一方面来此吃饭,顺便也要采购一番。当然清单上有我最心仪的咸味奶茶。不经意路过一家旅游商品城,我发现这里有好多的俄罗斯工艺品。真假不知,反正挺有异域风情的。我随手给太太买了锡质的首饰盒。一个小心意,也是一个不错的旅行纪念。

海拉尔火车站前的雕塑

吃过晚饭后,我重新走上街头。此时夜色微醺,华灯初放。习习的晚风让我有了初秋的凉意。我抬头仰望深邃的苍穹,那是繁星密布。我想只有这种纯净的天空才能看到如此璀璨的星宿。那一刻,我仿佛回到了儿时。

听说今天的海拉尔依然聚集着蒙古、汉、回、满、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俄罗斯等23个民族。可能是社会节奏加快催生了人们去繁就简的心理。如今少数民族的年轻人也和我们汉族一样,牛仔裤、T恤就能满街跑。年长的少数民族人士要好一些,遇到本民族的重大节日也会穿上民族服饰。看来要见识那些原汁原味的少数民族服饰只能在博物馆、舞台上或景区等过过眼瘾。

有时候真的不能想当然,更不能被习惯和经验左右。如果不是亲自来到了海拉尔,我永远都会被草原的幻象蒙蔽。一个真实的海拉尔其实更可爱。如今的草原城市海拉尔建设的已经和我们内地城市别无二样。

伊敏河

发展没有错,只是要有自己的特色。更不能丢掉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和传承。当然我也期待着海拉尔这颗“草原明珠”越来越美丽。

海拉尔火车站留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33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