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乎那么多干嘛?(在)哪里都是干!”
书接上篇。年7月16日,总设计师王德臣主持首次发射“长二捆”,举国同庆。但他很清楚,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离整体发射成功还有很长的距离。
成功从来都不易,航天事业尤是。成功之前,往往是让人抓狂的失败。
“不要怕失败!”
年3月22日,中国火箭史上的“黑色星期日”。
“长二捆”携带“澳星B-1”发射时,由于第三个助推器的点火触力点火力小了一点点,产生的推力不够,发动机在几秒内自动关机,发射失败。虽然王德臣设想过很多种失败的方式,唯独没想到这点。
他看到火箭底部冒出棕色的烟雾后,心里一紧,立即与于龙淮等专家跑到发射塔下,一方面指挥抢救尚未飞离的火箭和卫星,另一方面也希望找出发射失败的真实原因。此刻,他们都忘记了,这些烟雾是有毒的。
“长二捆”澳星B-1发射失利现场直播(优酷,视频截图)
那天深夜,王德臣回到宿舍,合衣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脑海里全是火箭结构的影子。他失眠了。年轻时前辈兼恩师钱学森、屠守锷的教诲再次浮现眼前。“科学研究总有失败,关键是不被失败吓倒。”他在本上写下钱院长当年说的话。
“不要怕失败!”一晚上的思想斗争后,王德臣这样告诉自己,然后疾步走向办公室。
细心的同事发现,王德臣头上多了一些白发。
“在乎那么多干嘛?(在)哪里都是干!”
接下来的日子,王德臣变得有些沉默寡言。他很少说笑,只是把时间都放在查找故障上。他本来工作就极为负责,现在变得更加细心,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
在卫星发射中心,无论严寒还是酷暑,他几乎每天都爬上每层塔架,看看插头、框架等是否松动。长期在外工作,让他的脸变得更黑了,同事们结合他一贯严谨的作风,送了一个绰号:黑包公。
那些日子,黑包公把工作调整到最佳状态。有人曾称他“王不在乎”,现在变成更“不在乎”。“不在乎”主要体现三方面。一是不在乎名利。他认为,航天是科学上规模最宏大的系统工程,荣誉是大家的,总设计师只是带个头而已。所以他很少接受媒体采访,宣传他的资料也并不多。此外,他虽然从事世界上要求最高的工作,但从不管待遇是多少。工资由家人管着,除了偶尔陪家人买菜外,他很少花钱。从不谈工资,从不说加薪,这是他的工作原则。
二是不在乎生活单调。工作太忙了,公休日、假日对他来说都没有特别的意义。从初到研究院的办公室、食堂、宿舍的小“三点一线”到后来的研究院、发射场、家的大“三点一线”,贯穿着“长二捆”研制的始终。其实,大学时他也有很多爱好,甚至痴迷过武侠小说,尤其喜欢金庸的作品。可接手火箭设计后,长期绷紧的神经让他不再轻松。“澳星B-1”发射失败,他的大“三点一线”也常常变为研究院、发射场的“两点一线”。
工作中的王德臣(来源:航天科技集团